本期目录

2020年, 第1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9-30
  

  • 全选
    |
    SiC、GaN器件、新型功率器件及其应用
  • 徐殿国,管乐诗
    电源学报. 2020, 18(5): 1-3.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功率变换器体积、功率密度和效率要求不断提高。提高系统开关频率能够有效减小系统无源元件的数值与体积,有助于实现功率变换系统的小型化。基于高频兆赫兹功率变换器拓扑、元件、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电源学报》特别推出《兆赫兹功率变换技术》专辑,以期推进高频兆赫兹功率变换前沿技术与应用难点和热点问题的探讨。
  • 张乐,吴新科
    电源学报. 2020, 18(5): 4-10.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谐振变换器因其软开关特性,很容易实现MHz的开关频率,满足高密度供电模块的效率和密度要求。但是MHz高频谐振拓扑采用调频控制方式存在软开关范围受限的问题。当谐振变换器工作在直流变压器DCX(DC transformer)时才能充分发挥其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优势,但是失去了电压调控能力。因此通过在DCX中串联可控电压源的方式实现可调直流变压器RDCX(regulated DCX)。绝大部分输入功率直接通过DCX处理,仅通过小部分输入功率的两级处理实现输出电压调节,保证了电路的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优势。详细设计了输入电压为360~400 V,输出电压为12 V,满载功率为750 W的RDCX样机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RDCX方案的优越性。
  • 陈恒,管乐诗,王懿杰,王卫,徐殿国
    电源学报. 2020, 18(5): 11-18.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具有软开关特性的串联电容型高频高增益双向DC-DC变换器。在传统基于耦合电感升降压电路的基础上,引入了1个电容和1个开关管,有效提升了变换器增益。同时构造了基于串联电容谐振回路,为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创造条件。为了减少振荡和无源器件的体积,可将耦合电感的漏感作为谐振电感,从而减少了无源元件数目,在高频工作条件下实现了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详细介绍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方法,并搭建了一台48 V/5 V、50 W、750 kHz的实验样机,相关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拓扑及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 顾占彪,许可,唐家承,李志斌,张之梁,任小永
    电源学报. 2020, 18(5): 19-27.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等电压应力下的GaN器件相比Si器件具有更低的导通电阻Rds(on)(on-resistance)及门极充电电荷Qg,能够大幅降低驱动和开关损耗,有利于提高变换器效率及功率密度。在低压小功率场合的超高频VHF(very high freque-ncy)谐振反激变换器中,提出了一种集成空芯变压器,大幅减小了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面积,提高了功率密度。同时通过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设计样机结构,确保变压器磁场不会影响其他器件。应用该方案搭建了3台5 V输入、5 V/2 W输出的超高频谐振反激变换器,分别为20-MHz Si方案、30-MHz GaN方案和50-MHz GaN方案。其中,50-MHz GaN方案样机实现了39.4 W/in3的功率密度,相比20-MHz Si方案提升41%。同时,在效率接近的前提下,3台变换器的高度都不足商用产品的一半。
  • 王奎,张亮,王超,孙凯,郑泽东,李永东
    电源学报. 2020, 18(5): 28-34.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包络消除与恢复EER(envelope elimination and restoration)技术是一种提高变包络幅值调制的射频功放效率的有效手段,其核心装置是高跟踪精度、高带宽和高效率的包络跟踪电源。为提高其带宽、效率和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结构模块化的多电平包络跟踪电源电路。首先,由2个半桥单元层叠构成一个三电平子模块,并由1路独立直流电源供电;再将多个三电平子模块的输出串联后采用载波移相PWM进行调制,从而可得到多电平的输出电压。由于通过增加输出电压电平数提高了等效开关频率,并减小了阶梯电压,因此可有效提高带宽和跟踪精度。针对每个三电平子模块内部2个直流电容的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调PWM信号占空比的平衡控制方法。采用氮化镓GaN(gallium nitride)器件搭建了1台最大功率500 W、开关频率1 MHz和带宽400 kHz的五电平包络跟踪电源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邵谣夏,张欢,刘明,马澄斌
    电源学报. 2020, 18(5): 35-42.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接收端的恒压/恒流输出特性可以显著简化负载功率的控制。兆赫兹(MHz)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其各环节复杂的阻抗特性,使得千赫兹(kHz)系统中常用的恒压/恒流拓扑设计难以达到其应有效果。首先,详细分析了E类兆赫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各部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全局负载牵引的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结构上仅需在发射端增加一枚电容即可实现接收端的恒压/恒流输出,同时使得系统效率在负载变化时稳定在较高水平。最后,搭建了工作频率为6.78 MHz的20 W、10 V恒压输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样机,并与传统单点负载优化设计的系统进行比较。该系统在5~20 Ω的负载变化范围内电压浮动范围在1 V以内,效率保持在76%~84%,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 刘博林,张晓冬,李越,武威
    电源学报. 2020, 18(5): 43-52.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LLC谐振变换器有着宽输入范围,良好的软开关特性以及在谐振点降压和谐振点两侧升降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以及航天系统中。研究了LLC谐振变换器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内的应用,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时的输入电压不同及充电所需电压不同,LLC谐振变换器可以在谐振点两侧及谐振点分别使用变频-移相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其满足充电条件,通过对LLC谐振变换器的拓扑分析,采用了合适的调制策略和控制策略,最终使用变频+移相的控制方式让LLC变换器始终运行在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范围内,并实现了升降压以及软开关功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 陈果
    电源学报. 2020, 18(5): 53-59.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数字化LLC谐振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达到1 MHz应用时出现的频率分辨率不足及其导致的输出电压脉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抑制该问题的变模态调制策略。该策略包含2个模态:传统的仅调节频率的频率调制模态和频率及占空比同时调节的复合调制模态。在复合调制模态下,当检测到开关频率以最小频率间隔来回跳动时,锁定开关频率并通过调节占空比以实现对变换器电压增益的精细调节,从而抑制单一频率调制下出现的输出电压脉动问题。分析了该策略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并在一台1 MHz的样机上完成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变模态策略的有效性。
  • 经雯荔,管乐诗,王懿杰,王卫,徐殿国
    电源学报. 2020, 18(5): 60-71.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基于GaN HEMT图腾柱软开关无桥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的高频AC/DC变换器。通过数字控制变换器在临界模式及准方波模式间切换,可实现在全输入范围内零电压开通。闭环控制上应用数字滤波器并基于系统的非线性时变特性研究了补偿方法以实现系统快速响应。同时,为了提升变换器轻载模式下变换效率,采用了自适应多脉冲的突发模式控制方法。为了验证理论合理性和有效性,搭建了输入交流电220 V转输出直流电48 V、额定功率400 W的两级式AC/DC变换器,系统满载时效率为95.2%,同非优化模式相比提升了0.4%;5%轻载条件下,效率为80%,同非优化模式相比提升了42%;当系统输入电压减小为额定电压一半时,系统输出电压响应时间由8.4 ms减小为5.2 ms,响应时间缩减了38%。
  • 新颖开关电源
  • 李洪珠,张欣欣,张理,李洪璠
    电源学报. 2020, 18(5): 72-78.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传统Cuk变换器的电压增益和减小输入电感电流纹波,提出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高增益Cuk变换器。利用带有自举电容的开关电感单元替代传统Cuk变换器中的输入电感,并对开关电感单元与输出电感进行了磁集成。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模态,推导得到了变换器电压增益表达式;分析了二极管与开关管电压应力的大小,给出了电感耦合度的设计准则。给出了高增益Cuk变换器集成磁件设计方案和设计方法。与传统Cuk变换器相比,高增益Cuk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提高了2倍。仿真与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提出的高增益Cuk变换器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 周悦,孙孝峰
    电源学报. 2020, 18(5): 79-87.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新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输入源模块多、输出电压低的缺点,提出一种新型高增益双输入直流变换器。在双输入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的后级增加了3个电容和3个二极管,构成了电容串并联结构;电容的有效充放电使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和低开关器件电压应力的特点;此外,变换器还具有电路结构对称、控制简单和灵活实现各输入源功率分配等优点。详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稳态特性,给出了电感和电容的参数设计过程。最后制作了一台400 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电路的有效性。
  • 多电平、新颖PWM控制
  • 刘京斗,郅欢,赵宇明,吴学智
    电源学报. 2020, 18(5): 88-94.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在微电源并网、不间断电源以及车载电源等场合均有广泛应用,飞跨电感模块既具有升、降压能力,又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利用多个飞跨电感模块输入、输出端串、并联组成共正极、共负极和不共地3种不同结构的级联式高升压比DC/DC变换器,其均可在较合适的占空比下维持较低的电流应力,获得高电压增益。模块间采用载波移相调制可以减小模块输入侧电流纹波、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和输出滤波电容容值。详细介绍了飞跨电感模块和DC/DC变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以其中不共地变换器拓扑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所提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便于调节、扩容方便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 单相、三相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 蔡逢煌,王群兴,苗中磊,杜伟煌,苏先进
    电源学报. 2020, 18(5): 95-100.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双Boost无桥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变换器去除了整流桥结构,变换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由于需要2个电感,整个系统功率密度小、体积大。分析了4种磁集成技术,并采用一种中柱低磁阻磁路电感集成方式,集成双Boost无桥PFC变换器的2个电感来缩减系统体积。通过分析和计算,该电路拓扑避免了环流问题。采用改进无差拍控制算法来消除采样和计算延迟所带来的控制偏差,提升了输入电流的控制精度。最后搭建了一台750 W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汪洋,吴越,杨青松,石健将
    电源学报. 2020, 18(5): 101-109.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VIENNA整流器在低载波比应用中因电感压降不可忽略导致输入电流在过零点处发生畸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使用输入电流辅助判断SVPWM大扇区的调制策略,以消除输入电流的过零畸变,降低输入电流的THD值;并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输入电流采样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滤波方法以提高扇区判断的精度。进一步,根据SVPWM电压利用率与调制比的关系,分析了输入电流辅助判断SVPWM大扇区方法的适用条件,得到使用该方法的输出电压边界条件。最后,使用Matlab搭建了该整流器的仿真模型,并制作了1台1.5 kW VIENNA整流器实验样机,仿真与实验均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型SVPWM调制方法的可行性,能有效消除输入电流的过零畸变。
  • 张锦,於锋,高磊,张贞艳
    电源学报. 2020, 18(5): 110-117.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Vienna整流器固有的中点电位波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短矢量预判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权重系数,进而解决MPCC权重系数调节困难的问题。首先,分析了Vienna整流器的运行机理,并构建了其在稳态条件下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数学模型。其次,详细分析了Vienna整流器直流侧电容中点电位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中点电位波动的方案。进一步,为了减小控制器计算负担,研究了MPCC的优化方案。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太阳能、风力、燃料电池发电
  • 胡建雨,肖文勋
    电源学报. 2020, 18(5): 118-124.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光伏并网逆变器转换效率并解决漏电流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交错并联型单相非隔离MOSFET并网逆变器。引入了交错并联技术,在不提高开关频率的情况下,可以使逆变器输出纹波电流减小,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在续流阶段电流不流经体二极管,因此可以使用MOSFET,相比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具有更低的开关损耗。采用单极性调制策略,电感纹波电流小,同时无桥臂直通问题。最后制作了一台2 kW的原型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拓扑具有良好的漏电流抑制能力和较高的效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高泽宇,张兴,洪剑峰
    电源学报. 2020, 18(5): 125-131.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策略需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当其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时则需多个电流电压传感器,若采样数据类型过少必然会产生建模误差。针对实际应用中传感器较少引起的预测模型参数失配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线性神经元ADALINE(adaptive linear neuron)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该方案将ADALINE算法用于在线更新预测模型的计算参数,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参数鲁棒性;同时对控制器延时进行了补偿,提高了控制精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减少了并网电流谐波含量,并且具有优良的瞬态性能,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储能控制及系统
  • 李鑫,张微微,朱浩宇,黄钰笛
    电源学报. 2020, 18(5): 132-139.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用于混合储能系统的隔离型多端口双向直流变换器的一般数学模型。通过星-网变换建立了移相控制下直流变换器多端口网型等效电路,通过扩展状态平均法建立了N端口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时的状态平均模型和小信号模型,并分析了各端口之间传输的功率。仿真比较了不同端口数下变换器的模型输出和拓扑输出,并以三端口变换器为例,分析了移相比扰动和端口电源下的模型和拓扑电路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所提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移相控制下多端口变换器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且在端口电压不受约束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端口数量的直流变换器具有普遍适用性。
  • 胡石阳,刘国荣,金楠,李晋
    电源学报. 2020, 18(5): 140-147.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直流储能系统中电容器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的变化会导致直流变换器两端电压不匹配,使得功率器件无法处在软开关状态,从而增加了开关损耗。通过分析软开关控制与电容器SOC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直流储能系统软开关优化控制,实现储能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各功率器件始终处在软开关状态,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降低功率损耗。该方法将储能电容SOC变化引入DAB移相控制,确定SOC与移相角的定量关系,使直流变换器功率器件满足软开关条件。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及储能系统充放电特性,设计恒压、恒流充电和恒压及恒功率放电控制方法。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设计软开关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张骞,蔡旭,李征,饶芳权
    电源学报. 2020, 18(5): 148-156.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电网中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往往需要在大电网和微电网等不同电网强度下切换运行,因而必须具有在工作点剧烈变化情况下保持良好动态特性的能力。然而,VSG参数的整定通常是预先按照额定静态工作点进行的,无法跟随电网强度变化而调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响应特性在线自寻优的自适应虚拟同步控制,通过施加有功和无功功率的扰动来检测电网阻抗,再进行参数自适应优化,使得VSG在电网强度变化前后具有较好且一致的响应特性。在RTDS-DSP硬件在环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上搭建储能变流器并网模型,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刘胜芬,何瑜涛,潘银松
    电源学报. 2020, 18(5): 157-162.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混合储能电机回路控制能够有效平稳电路,以往大多以人为调整参数的形式进行控制,控制效率低下且调整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控制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混合储能电机回路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混合储能电机回路详情,通过基于回路的正向响应控制策略与基于回路的反向响应控制策略,实现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混合储能电机回路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性,且与其他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并网与离网两种状况控制下,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各方面数值标准性均高于95%,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直流微电网电源系统混合储能功能稳定性控制在期望标准中,控制性能显著。
  • 电池及充电技术
  • 王登辉,张波
    电源学报. 2020, 18(5): 163-172.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便携式设备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传统的有线充电,便携式设备无线充电的方式具有灵活、便捷、高通用性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又存在其特殊性。为此,该文对便携式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首先介绍了现有的便携式设备无线充电产品的主流标准;然后给出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归纳了其特点;接着根据上述特点从平面线圈设计、空间无线电能传输、异物检测、多负载、电磁问题等方面论述了便携式设备无线充电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便携式设备无线充电技术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 韩成建,陈为
    电源学报. 2020, 18(5): 173-179.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磁耦合线圈是无线电能传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线圈品质因数往往是衡量线圈优劣的重要指标。基于一维线圈损耗模型分析了线圈宽度、高度和磁场强度等重要参数对损耗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借助有限元仿真软件得到线圈磁场分布规律。首先对线圈采用渐变线宽的方案来优化线圈Q值,进一步采用将内3匝及最外匝线圈进行铜箔垂直置换的方案,优化内3匝及最外匝线圈的损耗。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
  • 谐波、电磁兼容和电能质量控制
  • 胡梦宇,沈艳霞
    电源学报. 2020, 18(5): 180-188.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带柔化输入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谐波补偿。同时,为避免直流侧中点电位的波动和偏移问题给系统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基于平衡因子和简化SVPWM算法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根据实际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设计电流预测模型,同时将预测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偏差及时反馈,结合滚动优化,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快速跟踪参考值。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采用简化三电平SVPWM算法,简化了算法的同时保证了中点电位平衡。建立了APF预测电流控制的等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柔化电流输入从而减小超调,较传统预测控制方法更为稳定,减少了谐波含量,改善了补偿精度,保证了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和中点电位快速平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瞿理子,罗冰洋,郑兰,熊松,戚明轩,朱国荣
    电源学报. 2020, 18(5): 189-195.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源电容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但大容量无源电容限制了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密度和寿命,针对无源电容在可靠性及成本上的局限性,研究了一种能实现即插即用的二端口有源电容,在详细分析了电路拓扑及其基本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闭环控制策略,能更精准地控制输出电压,从而降低纹波电压;对比了PI、PR及准PR的特点后,采用对时变量跟踪更好的准PR作为控制器。以单相全桥整流器为例,仿真分析其在不同状态下的动静态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闭环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张展,史松林,张宏恩,王维
    电源学报. 2020, 18(5): 196-202.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的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变步长LMS(least mean square)算法的谐波电流检测仍存在稳态误差和收敛速度不能同时满足要求的问题,分析了一种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变步长LMS算法改进的变步长算法,利用误差的时间均值估计建立步长与误差之间的新型双曲正切函数关系以控制步长的更新,降低稳态误差,提高算法的检测精度。同时,对权值采用2次迭代更新,将2次迭代的结果作为新的权值,以加快权值的更新速度,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的同时还有较快的响应速度。Matlab/Simulink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用于谐波电流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
  • 其他
  • 何宁辉,张佩,吴旭涛,李秀广,刘正阳,杨正涛
    电源学报. 2020, 18(5): 203-209.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可为输电线路监测设备供电的电场感应取能电源,电源部分由电力杆塔顶端安装的金属感应极板和充电电路组成。针对极板的设计,利用Ansoft Maxwell软件建立塔架的模型进行仿真,并计算相应的感应电流值。同时,通过地面搭建的塔架模拟装置的实验和仿真验证极板的设计,模拟装置的感应电流仿真结果与实验值一致,从而表明电场感应取能技术的可行性及极板设计的正确性。充电电路基于电感续流模式的脉冲放电法进行设计。最后,设计一套视频监测设备对该电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电源可为监测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完成线路状态监测任务。
  • 谐波、电磁兼容和电能质量控制
  • 马智远,周凯,李晨懿,汪坤,徐永海
    电源学报. 2020, 18(5): 210-216. https://doi.org/10.13234/j.issn.2095-2805.2020.5.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兼容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传统敏感设备兼容能力分析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考虑不确定区域兼容概率的敏感设备电压暂降兼容能力分析方法,兼顾了电网侧电压暂降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敏感设备发生故障的不确定性,分别建立电网侧和设备侧的概率分布模型,并选取合适的分布函数建立设备侧和电网侧的故障概率分布函数,进而计算设备耐受曲线不确定区域中的兼容概率和总兼容次数,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敏感设备的耐受特性,从而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估精度。通过实例分析,并与传统拟合方法和兼容能力分析方法作比较,建议采用改进最大熵法对设备侧和电网侧的故障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所提方法可为电网、治理厂商和敏感设备用户防治电压暂降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